close

如果你也是個熱愛大海、常常被海潮聲撫慰的靈魂,那麼你一定不能錯過王怡婷的《海律》個展!

這場展覽在台北當代藝術館MoCA Studio舉辦,從2023年5月13日到6月25日展出,完美地將海洋的深邃與廣闊立體化,讓人仿佛置身於海浪間。

這不僅僅是一次視覺上的饗宴,更是一場多重感官的沉浸體驗,透過藝術家對台灣海岸線的細膩觀察和創作,帶給觀眾無比動人的「海律」。

夏日來台北當代藝術館,感受海的律動與韻律:走進王怡婷的《海律


初次相遇:走進《海律》的那一刻

展覽的一進門,第一眼就被那幾根如琴鍵般懸浮的長方體吸引,這是王怡婷的作品《海律》。

這些長方體閃耀著透明的湛藍色澤,彷彿凝結了不同時間、地域的海洋色調。隨著光線的變化和觀者視角的不同,這些長方體時而散發出柔和的光芒,時而在眼前交錯疊疊,猶如大海本身在呼吸般,讓人心情也隨之起伏。

你會感覺到,這不僅僅是藝術品,而是大海的律動被具象化了,那種水藍色的幻象讓你想一直待在其中,感受那份平靜與和諧。


跨越時間與空間的海岸線:解構與重組

夏日來台北當代藝術館,感受海的律動與韻律:走進王怡婷的《海律

夏日來台北當代藝術館,感受海的律動與韻律:走進王怡婷的《海律

夏日來台北當代藝術館,感受海的律動與韻律:走進王怡婷的《海律

夏日來台北當代藝術館,感受海的律動與韻律:走進王怡婷的《海律

王怡婷的創作靈感往往來自於對時間、空間、物質與能量之間關係的深刻思考。

在《部分的臺灣》這件作品中,她以清朝繪製的只有西半部的台灣地圖為基礎,用環氧樹脂凝結出地圖上半邊的島嶼輪廓。

這半透明的材料彷彿為觀眾留白,讓另一半的輪廓在腦海中延展,無限遐想著那些未被描繪的海域。

這不僅僅是一幅地圖,而是一段歷史與地理的對話,提醒我們去重新思考人與海、歷史與現實的連結。

夏日來台北當代藝術館,感受海的律動與韻律:走進王怡婷的《海律

夏日來台北當代藝術館,感受海的律動與韻律:走進王怡婷的《海律

夏日來台北當代藝術館,感受海的律動與韻律:走進王怡婷的《海律

展覽中還有兩件作品《海線 No.6》和《海線 No.7》,它們將海岸線的影像經由金屬板的平面輸出,再透過折疊和重疊的手法,營造出一種超越時間與空間的視覺效果。

這種去疆界的視覺呈現,不禁讓人思考大海的無窮無盡與我們對地理邊界的認知是多麼相對而微小。


自然與人工的交響曲:《海奏》的視覺與聽覺饗宴

夏日來台北當代藝術館,感受海的律動與韻律:走進王怡婷的《海律

夏日來台北當代藝術館,感受海的律動與韻律:走進王怡婷的《海律

夏日來台北當代藝術館,感受海的律動與韻律:走進王怡婷的《海律

夏日來台北當代藝術館,感受海的律動與韻律:走進王怡婷的《海律

夏日來台北當代藝術館,感受海的律動與韻律:走進王怡婷的《海律

在《海奏》這件作品中,王怡婷將自然的海潮浪花與人工的聲音處理相結合,創造出一首獨特的「海之交響曲」。

影像中的海潮不斷拍打著螢幕,而這些影像又經由延長、反覆、斷奏、重音及漸強的方式呈現,仿佛是一場視覺與聽覺的實驗。

這件作品讓人覺得身處於大自然的懷抱中,但同時又有一種被科技操控的感覺,帶來了一種奇妙的張力和共鳴。


展覽中的互動體驗:打破觀眾與作品的界線

除了視覺上的震撼,《海律》展覽場域中的裝置也邀請觀眾與作品互動。

你可以在場內移動,感受從不同角度所呈現的作品細節,這種自由自在的觀展方式讓你彷彿成為展覽的一部分。

透過這樣的設計,王怡婷打破了觀眾與作品之間的界線,使每一位進入展場的人都能以自己的方式參與這場海律的共演。
 

夏日來台北當代藝術館,感受海的律動與韻律:走進王怡婷的《海律

夏日來台北當代藝術館,感受海的律動與韻律:走進王怡婷的《海律

夏日來台北當代藝術館,感受海的律動與韻律:走進王怡婷的《海律

王怡婷的《海律》個展不僅僅是一次視覺上的饗宴,它更是一場與大自然對話的機會。

在這裡,你會感受到時間的流動、空間的無限,以及人與自然之間的微妙聯繫。

透過這些充滿想像力的作品,王怡婷成功地將觀眾帶入一個充滿律動性的海平面世界,讓你在展覽結束後,依然能聽見那份來自海洋深處的悸動。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erucc 的頭像
    merucc

    Croissants au beurre

    meruc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